发表时间:2016-08-10
成了!经过3个月的收购,美的集团最终持有德国机器人公司的94.55%的股份。8月8日下午,美的集团发布公告称,截至北京时间2016年8月4日,本次要约收购的额外要约期结束,接受本次要约收购的库卡集团股份数量合计为3223.35万股,占库卡集团已发行股本的比例约为81.04%。加上要约收购前公司已持有库卡集团13.51%股权,美的最终持有库卡集团已发行股本的比例为94.55%。
发表时间:2016-08-10
随着未来智能工厂发展浪潮的逼近。未来智能工厂的发展将带动虚拟仿真设计、网络化智能设备、模块化定制生产、大数据化精益管理及柔性化新型人机交互五大行业领域发展高潮。
发表时间:2016-08-10
日前,工业和信息化部、质检总局、国家标准委会同有关部门共同编制了《装备制造业标准化和质量提升规划》。到2025年,系统配套、服务产业跨界融合的装备制造业标准体系基本健全,企业质量发展内生动力持续增强,质量主体责任意识显著提高,有力支撑《中国制造2025》的实施,标准和质量的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大幅提升,打造一批“中国制造”金字品牌。
发表时间:2016-08-09
两化融合是新工业体系总体发展的大路径,智能化是发展方向,数字孪生是形态透明技术,CPS是使能技术,互联网+是赋能模式,大数据是使能与赋能的原料,而相对于传统的制造模式,未来的制造模式将转型升级为智能制造。
发表时间:2016-08-09
在日前举行的工业和信息化部组织召开全国信息化和软件服务网工作座谈会上,工信部信息化和软件服务业司副司长安筱鹏对《关于深化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进行了解读,将其内容概括成为:明确一个定位,发挥两大优势,形成三个效应,解决六大核心问题。
发表时间:2016-08-09
和计算机大规模普及一样,没有技术的逐渐成熟,也就没有实施的可能性。我们可以看到富士康之前也推动了百万机器人取代工人的宏伟计划,现在绝大多数汽车厂商工厂都是各种机械臂,工人比较少都是管理。
发表时间:2016-08-09
得益于物联网、云计算等各项新兴技术的不断发展,使得机器人获得了感知环境、自我学习、智能决策等功能。随着机器人越来越智能,它也将在各个领域发挥重大作用,推动我国的各项产业发展进入“机器人+”阶段。
发表时间:2016-08-09
2016年“西门子杯”中国智能制造挑战赛(原“西门子杯”全国大学生工业自动化挑战赛)初赛评审结果正式出炉,总决赛将于8月17至21日在湖北宜昌三峡大学举行。今年是大赛在中国成功举办的第十年。十年来西门子通过举办这一工业教育领域的顶尖赛事,将德国工程教育的先进理念引入中国,大力推动中国工程教育的发展,已经为中国培养和输送了万余名优秀的工程人才。
发表时间:2016-08-08
当今世界,新技术层出不穷,更新换代非常快,而又也许是现代人太过浮躁,往往一个新技术的出现,就会造成市场上大量的投资泡沫。只有走在行业前端、牢牢把握技术动态的人才能在技术革命的浪潮中笑到最后。
发表时间:2016-08-08
从最早工匠使用工具开始,科技进步的物质形式基本体现在了制造发展的过程,将科技应用到制造的过程最能体现人类理性应用工具和技术等先进手段追求利润最大化和效率最高的伟大境界。所以,按照科技发展的逻辑推断,制造必然向信息化、智能化阶段发展。简单来说,很可能是因为人类智慧已经发展到这个阶段了,再不表现出来已经不能彰显人类的更高级能力。
发表时间:2016-08-08
作为先行者,德国逾4成企业已采用工业4.0平台。德国工业4.0核心是发展制造业的智能生产技术和智能生产模式,实现产品全生命周期和全制造流程的数字化。主要面向三大智能战略发展方向:“智能工厂”、“智能生产”和“智能物流”。
发表时间:2016-08-05
综观各大工厂,计算机控制的大型机器取代了高使用率、人工操作的小型设备,长长的生产线被杂乱无章堆积起来的不符合要求的废品分割为一块一块,操作工拼命跟随着机器的节奏,工人们从一个操作地到另一个操作地来回奔跑。在一天结束回家的时候,他们紧张到甚至不知道生产了什么,不知道是如何完成公司最重要的任务。
发表时间:2016-08-05
根据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实施推进“中国制造2025”“6+1”专项行动的总体要求,工信部今年继续实施“智能制造试点示范2016专项行动”,并于近日确定并公布了2016年63个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名单。
发表时间:2016-08-05
2016年上半年,国内最先进的自动化生产线在美的空调南沙工厂正式投入使用,预示着美的集团全国首个智能工厂正式落成。据了解,这一条自动化生产线在研发生产过程中,攻破8项世界级难题、17项行业级难题,集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自动化为一体,使美的空调南沙生产线的自动化率达61。
发表时间:2016-08-05
西门子德国数字化工厂作为优秀的先驱者,用25年的时间已实现75%的生产作业自动化,生产线上的在线监测节点超过1000个,每天采集数据超过5000万。每年生产元器件30亿个,可24小时为客户供货,产能较数字化前提高了8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