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时间:2016-06-14
数据显示,从年初到目前为止不足六个月的时间内,中国投资者已经向24家德国公司发出了收购提议。其中有一些收购对象被视作德国“工业4.0”倡议的关键参与者,对实现德国在制造业和工程技术方面的宏伟计划具有重要意义!难怪连德国经济部长都慌了!
发表时间:2016-06-13
在智能工厂中最重要的挑战是无处不在的快速互联网基础设施,以及网络-物理系统的标准界面。对于制造平台的大数据应用,我们需要安全与保护,这样,行业内的人们才会信任这种与工业互联网连接的新型联网技术——工业4.0。
发表时间:2016-06-13
中国机器人产业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但有光明也会有阴影。加速发展中国机器人产业,尤其是发展自主品牌的产品,既需要厂家潜心钻研核心技术,又需要集成商紧跟市场需求,高校研究所专心搞科研,行业协会和政府适时引导,各尽其职,共同为产业的发展创造一片适宜生长的土壤。
发表时间:2016-06-13
品牌是一个国家竞争力和国际地位的核心体现,更是企业的生命所在、灵魂所系。据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统计,知名品牌占全球商标总量的比重仅为3%,但却占据了全球市场40%的份额和50%的销售额。在全球经济竞争中,作为一种高度稀缺资源的知名品牌,正被少数发达国家所垄断。
发表时间:2016-06-13
德国在2014年发出“数字议程”倡导的基础上,部分借鉴了《中国制造2025》的提法和思路,正式推出了《德国数字化战略2025》,可谓“工业4.0”战略的进阶版,是德国探索“自下而上”智能制造模式(不同于美国“自上而下”智能制造模式)的一个新路标,将对德国制造业加快数字化转型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不可小觑。
发表时间:2016-06-13
西门子今天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签署了延续全面合作的谅解备忘录。正在对中国进行正式访问的德意志联邦共和国总理默克尔和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出席签字仪式并见证了备忘录的签署。
发表时间:2016-06-12
近年来,与毕业季大学生难找工作一样,每年春节后制造企业也都面临着“一工难求”的窘境。用工成本、原材料成本以及用地成本一再攀升严重削弱制造企业的竞争力,如何“开源节流”走出困境是制造业企业需思考的问题。
发表时间:2016-06-12
智能制造过程会遇到很多玻璃墙,这些玻璃墙限制了我们的思维。不注意这些玻璃墙,推动智能制造就会很困难。这时,看似忙忙碌碌的工作,就像在没有钥匙的路灯下反复寻找。
发表时间:2016-06-12
工匠精神,一直都是热度很高的关键词。朋友圈的很多介绍德国企业的文章中,对德国产品的优异品质、员工的踏实感、态度的精益求精等方面甚所嘉许,有篇文章提及:“我看了生产线,和几个工人攀谈,一个油漆工已经干了27年,一个螺丝工也年过半百了,一个负责中国市场的经理的儿子也在这里当工人。他们仿佛都有一颗不跳槽的安静的心”。
发表时间:2016-06-12
GE公司作为全球工业领域的领导者,总是引领着工业技术创新的步伐,同时也以进取和务实着称。在今天工业互联网以及工业4.0概念被热炒的时代,GE所采取的方式依旧非常务实。
发表时间:2016-06-08
中国家电巨头美的集团上月宣布计划收购德国工业机器人制造商库卡30%股份后,此事一直引发柏林和布鲁塞尔的关注。库卡总裁提尔·罗特尔日前接受《星期日法兰克福汇报》采访对此事进行了回应。
发表时间:2016-06-08
工业3.0到3.5,是一条艰难的取经之路,但是最让人感到兴奋的,是当“精益工厂”和“透明工厂”实现之后,数字化的大门就会开始半遮半掩,我们突然发现很多以前没想过、没做过的事情好像变得可想、可做了。如同当年互联网诞生的时候,谁也没想到有一天我们会用它来叫出租车,但是它在今天就实实在在的成为了你生活的一部分。
发表时间:2016-06-07
乔布斯走的前一年,受邀到白宫和奥巴马吃饭,席间美国总统问帮主:能不能把苹果产品的组装搬回美国?帮主诡异地笑了一下,回答到:它们永远也回不来了!这个桥段迅速在全世界范围内传播开来,特别是在中国人听到之后,着实自豪了一把。大多数中国人都认为,全世界人民都在用着“Made in China”的商品,中国制造世界最强。
发表时间:2016-06-07
“工业4.0”描绘了一幅个人、设备与产品有效联通的个性化和数字化的智能制造模式愿景。从工业技术发展角度来看,工业4.0是制造业发展的趋势,而这也将是中国未来的产业升级之路。
发表时间:2016-06-06
未来的趋势是互联网将与制造业紧密联合,21世纪无处不在的互联网平台与其他先进计算机科技都将推动制造业的发展,带来我们常说的“智能工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