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时间:2016-02-24
《工业化蓝皮书:“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工业化进程报告》指出,从工业化视角看,“一带一路”战略的推出,表明一个和平崛起的大国的工业化进程正在产生更大的“外溢”效应,将促进“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产业升级、经济发展和工业化水平的进一步提升,这对世界工业化进程的推进意义巨大。
发表时间:2016-02-24
2015年,机器人产业吸引了众多行业驻足关注,人力等成本不断提高,未来怎样实现转型升级成为大家共同思考的问题;其次是政策刺激,《中国制造2025》将机器人提升到了国家战略的层面。
发表时间:2016-02-23
在智能工厂里,机器和设备将具有提升的自我优化和自主决策的能力。这与今日运行固定程序操作的情况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下面将从传感器、工业以太网、工业软件、工业机器人和智能物流五方面分析!
发表时间:2016-02-23
欧盟委员会计划在2016年4月通过“数字化工业”战略引领工厂迈入人工智能和自动化时代。布鲁塞尔的欧盟官员对欧洲工业表示担忧:在工业数字化进程中,欧洲正落后于其他竞争对手。他们指出,其原因之一在于针对工厂机器人的法律条款并不明确,并因此引发了一系列新的问题。
发表时间:2016-02-22
工业4.0到底何时到来,没有人知道。但是我们可以预见:数字化和智能化必将是未来工业发展的主要动力之一。是否要通过实施某种信息化系统来实现本企业的业务转型,也许有待商榷。但是,更长远、更全局的视角,以及对业务痛点更清晰了解,将是中国企业可长期、持续、高速发展的必备素质。
发表时间:2016-02-22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根,德国制造水平登峰造极,厉害之处不在于能制造出结实耐用的工业品,而在于他们的思想和文化的专注与严谨,这种力量无法摧毁,也难以学习。
发表时间:2016-02-19
无论如何,从“脑子”到“身体”机器变聪明的趋势已不可逆。工业领域中,智能制造已经有了大致清晰的路线图:物联网-工业大数据-分析-智能制造,而且相应的立足点都已经有了有效的应用。其中不乏“digital twin(数字模型)”,“无人工厂”等科幻级别的设想和案例。
发表时间:2016-02-19
工业4.0来了,有人预计,它能10年内淘汰所有传统产业,将引起社会生活的巨大革命。而最早提出这一概念的德国,率先进行第四次工业革命(工业4.0),掀起了全球新一轮工业革命的浪潮。那么,这一轮浪潮中的中国制造,会有什么样的命运?
发表时间:2016-02-19
“配合制定行业‘十三五’发展规划,石化联合会今年将重点组织《石化行业结构调整三年行动计划》编制,化解产能过剩,推动行业转型升级,形成新的行业增长动力。”
发表时间:2016-02-19
2016年是我国“十三五”开局之年,也是我国系统推进智能制造发展元年。智能制造将成为实施《中国制造2025》的重要抓手,必将对加快推动我国经济发展保持中高速、产业迈向中高端起到关键推动作用。
发表时间:2016-02-19
2016年2月19日,中国高端装备制造领军企业新松机器人和全球能效管理专家施耐德电气在沈阳签署全面战略合作协议,建立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此次合作,双方旨在共同引领产业转型升级的潮流,推动建立智能制造的有效方法论及生态系统,并为行业客户提供卓越价值。
发表时间:2016-02-18
中国工业机器人的市场需求旺盛,但是自主技术缺乏,在核心技术上处于“低谷”。中国工业机器人如何从这个“低谷”中爬出,关系到中国在工业4.0时代上的地位。
发表时间:2016-02-18
“十三五”是中国工业制造发展的关键时期,如何开启中国制造的升级之路,成为国家层面的重要课题。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日前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推动《中国制造2025》与“互联网+”融合发展。
发表时间:2016-02-18
与德国的工业4.0相比,美国的工业互联网范畴更广阔。它企图将人、数据和机器连接起来,形成开放而全球化的工业网络。所以德国强调的是“硬”,美国注重的是“软”。而中国需要软硬结合,刚柔并济。
发表时间:2016-02-18
英国当前有众多宏大计划,与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等存在合作契合点。“英国工业2050战略”就是其中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