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时间:2016-01-21
机器人发展路径“行动-认知-感知”:感知、认知、行动作为机器人的三要素,在过去经历了不均衡的发展,在过去二三十年,工业机器人在强度、精度、速度上的不断突破,即“行动”的发展。
发表时间:2016-01-20
智能制造系统架构通过生命周期、系统层级和智能功能三个维度构建完成,主要解决智能制造标准体系结构和框架的建模研究。
发表时间:2016-01-20
《中国制造2025》提出:实施制造强国战略,加强统筹规划和前瞻部署,力争通过三个十年的努力,到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把我国建设成为引领世界制造业发展的制造强国。建设制造强国,需要优化制造业结构,提高制造业效率,打造系列国际顶级品牌,实现前沿技术和复杂产品系统中关键技术的重大突破。同时,还必须建设系列新兴工业集聚区。
发表时间:2016-01-20
世界经济论坛在2016年年会召开前夕,于18日发表报告,预测第四次工业革命将在今后5年改变商业模式和劳动力市场,导致“15个主要发达和新型经济体净损失超过500万个就业岗位”。
发表时间:2016-01-20
2016年是钢铁去产能“共识年”。市场预期,国内钢铁产能将在“供给侧改革”的推动下,不再“雷声大雨点小”,而来一场切实有效的“歼灭战”。
发表时间:2016-01-20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指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必须把发展基点放在创新上,释放新需求,创造新供给,加快实现发展动力转换。“十三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也是我国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制造业作为产业结构调整和新旧动能转换的主战场,亟须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加快迈入提质增效升级的新阶段。
发表时间:2016-01-20
降低生产成本是企业一直都在努力解决的问题,产能退后不前,只会被大环境优胜劣汰。先进自动化技术是可以帮助企业脱线突围的曙光,越来越多的企业也逐渐转型为智能工厂。
发表时间:2016-01-20
综合来看,我国现代制造业仍具有巨大发展潜力,宏观经济基本面稳中向好的态势进一步巩固。归根到底,实业才能兴国,传统转型才能走向工业4.0。
发表时间:2016-01-20
为优化小批量生产过程使之在时间和成本效率上跟大批量生产一致, WAGO公司根据NAMUR推荐性规范"NE 148,提出了DIMA (Decentralized Intelligence for Modular Applications,分布式智能模块化系统)理念,并借助DIMA为分布式、智能化的模块化自动控制系统提供了解决方案。
发表时间:2016-01-19
近日,第十八届中日韩工程院圆桌会议暨先进制造研讨会在江城武汉召开,来自中日韩三国的30余位工程科技领域专家热议“先进制造业的发展趋势”、“智能制造技术的发展及应用”等议题。
发表时间:2016-01-19
随着我国《中国制造2025》和互联网+规划的出台,不难看出国家要大力推动制造业向智能化、数字化、绿色化转变。同时,我们也不难看出,工业互联网与智能的工厂的建立,是未来制造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发表时间:2016-01-19
凭借着空前的发展速度,物联网 (IoT) 已成为当今媒体的热门话题,占据了许多主流媒体的头条。据市场调研公司Berg Insight分析,自动化网络中的无线物联网设备数量将会以27.2%的复合年增长率迅速增加,到2020年将高达4350万台。相比之下,工业物联网 (IIoT) 则更脚踏实地,许多行业公司正努力尝试利用工业物联网的优势。
发表时间:2016-01-19
2015年已经过去,“制造业寒冬”的呼声还令人心有余悸,寒冬会继续吗?相关产业又将如何找寻发展良机?本文特整理部分自动化相关行业数据,以供业者参考,或许其中就蕴藏着巨大的市场机会,正等待着你去掘金。
发表时间:2016-01-18
精益生产的创始人大野耐一有两点看法,小批量生产消除了大批量生产体系中由于大量零部件库存导致的资金占用成本;更重要的是,在汽车组装前制造出少量的零部件,可以及早发现冲压过程中的质量问题。这听起来,是不是和工业4.0中的柔性生产、可视化生产很像?
发表时间:2016-01-18
“熔断”在金融领域惨淡收场,在制造生产领域却活的“风生水起”,作为构成生产监控和质量保证的关键一环,“熔断”在智能制造领域尤其受到重视。近年来,伴随着“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等政策的颁布,智能之风已然刮起,众多制造企业进退维谷,正经历着转型的阵痛。